乡镇企业导报版权信息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主管单位: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220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564/F

期刊级别:国家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7@126.com

在线办公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 bianji7@126.com

地址 :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皓月写字楼二层

网址: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聚焦·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2/05/24  点击:432


       

徐海龙

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的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应当常态化开展,凸显全面实施;应当活动化开展,注重以生为本;应当课程化开展,立足学科融合;应当系统化开展,达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系统化实施劳动教育、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中劳动教育;常态化;活动化;课程化;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B-0027-04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进行劳动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大中小学积极行动起来,多彩的体验型劳动教育丰富了中小学生的劳动认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高校与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劳动的岗前“培训站”,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引导学生掌握技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劳动教育自然不可或缺。然而受制于高考“指挥棒”,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一直是短板,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薄弱点。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实施劳动教育,构建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补齐短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新课题。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学校,近年致力于高中阶段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初步建成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下文简称“基地”)。

一、常态化,凸显全面实施

在中小学,劳动值日、班级包管卫生打扫等是劳动教育的常态现象,也是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基地将常态化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家长和校友三方合力,构建起全员全程全覆盖的立体化劳动教育常态化推进体系(图1),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全面的劳动价值认知,丰富学生的劳动参与体验,深刻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从而塑造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荀子《劝学》有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劳动教育的开展首先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立足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每日劳动打扫,对宿舍、教室、班级包区等进行日常卫生清扫与保洁;基地对学生的每日劳动过程表现及实际成效进行信息采集、评估并形成奖惩建议。立足周,基地结合学校工作安排,统筹设置劳动学农周、学工周、学商周,给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提供平台。立足月,基地将植树节所在的3月确定为生态月,劳动节所在的5月确定为奉献月,暑假7、8月确定为研学月,国庆节所在的10月确定为秋收月,期末考试所在的月份(一般是1月和6月)确定为拼搏月……基地确定每月的劳动实践主题,浓郁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氛围。立足学年学段,基地预设了高中三年劳动教育的阶段目标:高一年级侧重劳动习惯养成,高二年级侧重劳动技能发展,高三年级侧重劳动价值确立。在“简单重复”不断积累“跬步”“小流”的基础。上,基地统筹整合教师、家长和校友资源,开设劳动教育能量课堂,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地接触到社会各行各业,丰富劳动与职业认知,从而触发量变引起质变,帮助学生“至千里”“成江海”,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基地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推进体系构建有力保障了高中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夯实了学生劳动价值观塑造的基础。

二、活动化,注重以生为本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言,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劳动教育价值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来实现,而活动能否有序高效地开展,学生的主体参与具有决定性作用。南菁高中发动学生组建了光荣劳动社,社团的宗旨是“发展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铸就劳动精神”。社员由各班劳动委员、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员以及志愿加入劳动社的同学构成。社团依托基地,组织开展了以“融合”为鲜明特色的系列主题活动,深度开发校园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并构建起活动体系(图2)。

社团首先结合学生的日常劳动,构建专门的检查工作团队。团队成员采用聘任制,通过学代会竞选上岗,检查工作接受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的监督。检查工作公平、公开、公正的同学基地给予劳动贡献奖。劳动融合常规管理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劳动的主人,激励同学参与劳动实践并提升劳动管理能力。社团在重大传统佳节均会安排特色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蒸重阳糕,元宵节做元宵等。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社团还会发动高三学生在基地栽种“成人林”,挂上心愿卡片,结下南菁情缘。劳动融合传统佳节,让学生浸润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中健全人格品质。社团还积极发起组织暑期研学旅行,学生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的组织、推广和行程管理。学生与旅行社直接洽谈行程方案,根据线路预设研学内容,行进中每天通过微信发布研学成果。劳动融合研学的实践,让学生对旅游导服、微信编辑、网文推送、专业写作、实践探索等有了全面深刻的认知。社团还积极组织“复制”科学实验,通过劳动探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学生在基地再现了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研究遗传规律;学生还尝试对实验过程进行调整,在劳动中培植了科学精神。社团成员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国际学生到访南菁时,与外国师生一同到基地开展农事体验,收获并品味劳动成果。基地的西红柿、菜椒、青菜、山芋等都端上了國际友人的餐桌。跨越国界的劳动实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以生为本的劳动实践让劳动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三、课程化,立足学科融合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凹课程是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主要抓手,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结合学生诉求和办学实际来促进师生发展的最好载体。基地立足高中学科课程整合,借鉴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开发构建了教师、学生、教材(任务清单)、环境(教育资源)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图3)。

高中教育不可回避高考现实,所以,立足高中各学科并将学科融合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高中的劳动教育必然根植于真实实践情境。南菁校园坐落于江阴敌山湾,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融入江南山水之中,西花园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与温室花房、绿蔬菜园有机融合,为学生参与地块规划、农事耕作、厨艺烹饪、导游讲解等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平台。江阴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祁头山遗址、徐霞客故居、冰心与刘氏三兄弟……从人类早期的劳动探索到人文与艺术的劳动创造,都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江尾海头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尤为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江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勤劳奋进的江阴人民书写了劳动的新篇章,激励青年学子传承弘扬劳动的拼搏精神。南菁高中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电子科大等国内众多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组织师生前往高校与科研院所参观考察并体验创造性劳动,开拓劳动视野。教师、学生、家长、学者专家组建起南菁劳动实践课程的课程开发团队,评估各类真实的环境资源,具体解决劳动实践问题,设计出灵活化、情境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本思想。学校教师针对具体劳动实践制定任务清单并组织实施,发展劳动技能,革新劳动观念,实现了师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四、系统化,达成五育并举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明确将育人目标从“德智体美”拓展为“德智体美劳”。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学校育人目标与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还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利于“劳模精神”的弘扬与“工匠精神”的重塑,有利于“中国智慧”的创造与“中国故事”的传播。2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一项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江苏省微科技课程基地,学校积极推动建设江苏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五育”系统推进,科技与人文相融,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起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系统(图4)。

劳动教育一度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价值的基础性。南菁基地的劳动教育重视立足根本、夯实基础,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创美:成立光荣劳动社,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实践。通过劳动教育主题班会,邀请各行业家长代表进班开展“行业展示课”,构建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通过组织学农、学工、学商的劳动技能评比,增进对基本劳动技能的认知,提升劳动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将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劳动生产中,做到知行合一。基本的农事耕作、日常卫生打扫等劳动实践,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野蛮其体魄,文明其思想。种植油菜并在春季开办赏花节,种养景观盆景并用作校园布景,制作手工艺品并进行义卖……系列化的审美活动实现了劳动创造美。

南菁基地的劳动教育更注重立意高远。基地尝试推进精准农业项目,采用物联网感知生长技术对农事活动进行监测,通过实验比较油菜、青菜、莴苣等农作物在不同的土、水、肥、热及田间管理状态下的产量,变农事体验为农事科研。基地开发茶文化课程,从种茶树、养茶树、摘茶叶、制茶礼、品茶道到悟人生,以“产业链”的方式构建劳动主题活动,丰富学生对劳动的深度认知与体验。基地的农产品颇多,基地结合物产情况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感念师恩”“公益分享”等活動,将基地劳动成果赠予老师、后勤工人或市场销售后捐资助学,形成“劳动感知——劳动实践与研究——劳动创造与审美——劳动奉献”的学生劳动价值链。基地开展的劳动教育系统整合德智体美,“五育”并举以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高中阶段正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劳动教育更应“承前启后”,遵循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凝聚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合力,在常态化实施的同时活动化、课程化并系统化开展。目前,南菁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初步建立,在创新评价机制、凸显劳动实效、实现知行合一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力求突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李建国,万成.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论述的承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9(6);83.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社编辑部

2022/05/24

上一篇:[专栏]新活动:教育转型期学校生活的拓展
下一篇:[教学]在“活”的语文世界里活教语文